楼窗晚风

烟霭也似的遐思和怅惘。

  1. 1. 前言
  2. 2. 羽毛球
  3. 3. 散文集
  4. 4. 大海

前言

最近在读王小波,所以我爱上了他写作的风格,我很喜欢向他那样的写字,至少现在也可以把我称作是一个不入流的模仿者之云云。但我没有系统性地总结过他的文字,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才是“不入流”。不管怎么样,我很喜欢这样写字,这给我一种自由的感觉,至少比我之前的文章风格好多了,因此,我可以期望我可以完成这篇文章。在学校里的时候我就很多次地想到该如何来写这篇文章,并且脑袋里也自动组成了很多自以为不错的章句,可惜现在我把它们都忘掉了,所以还是要重新写。不过至少我是在用我的机械键盘,听着 1972 年的爵士乐,就像是一些二流小说家罗列他们所知的名牌奢侈品名字一样罗列着我身旁的一切。

所以我大概是享受这样的舞文弄墨的,因此这篇文章的写下去似乎又多了一个理由了。

这篇文章的标题很有一些故弄玄虚的意思,又有一种文青的感觉。但我喜欢这张抽象和朦胧,这会让这篇文章的编写难度降低,并且让我感受到文字的自由,好像它们在我指间舞动着,试图表达我同样茫然迷惑的思想。这个标题在我脑海中停留了很久,本来打算用手机把它完成,但那又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学校里我并不常使用手机,这方面的欲望下降到很低的程度。

羽毛球

“羽毛球”,这个标题是我在第一次、第二次以及第三次打羽毛球时想到的,很遗憾,这三次都发生在同一个下午,其中两次大概还是面对同一个人。和她相处我不愿意如此怯懦,因此我烂透了的羽毛球技(因为我之前从没有打过)让我耿耿于怀。

中国人打乒乓球最厉害,这似乎是一个共识,因此我也认为人人都应该会打乒乓球。然而其实很多人都不会打,并不相反,但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并没有投注太多目光的羽毛球,大部分人都会打。我本来也应该会打羽毛球,如果我12岁(或者不知道是哪岁但是好几年前)的时候,我向我妈提出买一副羽毛球拍的时候,她答应了的话。其实在我看来,不会打羽毛球这件事情,反映出的是我家庭生活的缺失,但这也怪不了谁。

散文集

之前阅读课上,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一本《张晓风散文选》,此前对这位散文家并无了解,也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散文“,我对这种文体的印象仍是停留在课堂上的定义:”形散而神聚“。但我想我现在所写的大概也算是一种不入流的散文了。

之所以是不入流,正如你所见,我在这个地方卡了很久,只能用一种胡乱拼凑的敷衍方式来应对,并且甚至美其名曰“意识流”的写法,这无疑搞笑。卡住了许久时间,我为我的博客换了个花哨的主题,忽然觉得有些后悔,但也懒得换回去,就让它存在一段时间吧。

不入流的散文写手,所以这更像是碎碎念,比发在 Twitter 上的更加长一些。这件事情其实比我想象的更艰难些,否则所有人都是“散文家”,那也就不需要再加一个“家”的后缀了。不知道是我本身笔力孱弱,还是我的动力不足,抑或是我的思路根本不清晰,除了标题之外我跟不知道我要写什么,总而言之,编写一篇长长的文章对我而言常常虎头蛇尾。

正如同我三分钟热度和激情中度过的大部分生活,我写完的文章要远远少于胎死腹中的只言片语。

大海

我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内陆省份,这意味着在我生活的地方没有大海。而且更加不幸的是,在我19年的人生里还没有见过大海,因为种种原因。我不知道等未来的某年某月某时间我真正见到了久存与心中的大海的时候,我会感到什么?或许是一种热情消散的失望,还是一种“终于得到了”的快感呢?

大海在我心目中并没有那么重要的地位,至少相对而言,它没有比我手中的键盘更有重量。然而如果有人要禁止我看大海,我确实会为之而反抗,就像是那些革命者,讴歌自由似的唱着战歌冲向独裁者。它不算是我心目中自由的徽标,但是一种遥远的向往,是我对我未来光景的一部分,它不容缺失。

写了这些文字我忽然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似的,虽然没有获得那种文思泉涌的禀赋,但我确实写起来更加顺手了。不过我的思维仍然很混乱,所以我才会把这三篇文章都放在一起,不然它们每一篇单独拿出来都很显得单薄。而且这种三段式的标题甚至更加为这种差不多有的混乱篇章增添了一些“艺术家”气息,让我摆脱了尴尬,和我平常所常做的 parody 和自嘲是一样的。

我现在开始理解为什么加缪作为一个著名的小说家写起同样著名的《西西弗神话》会是如此的晦涩难懂,因为这样来写文章仿佛畅所欲言,之后的你只需要略读跳读扫过这些文字就可以感受到彼时彼刻的心境,都不懂的其他读者和我有什么关系?

Author : AHpx
This blog is under a CC BY-NC-SA 3.0 Unported License
Link to this article : https://sinoahpx.github.io/2023/04/30/Badminton-Prose-Sea/

This article was last updated on days ago, and the information described in the article may have changed.